懂宏博的人都知道,投標部之于營銷中心乃至整個宏博公司,一直都是“頂梁柱”或“壓艙石”般的存在。
這個2014年才成立的營銷兼后勤部門,不僅經手或操盤了宏博幾乎所有的對外業務,
更是宏博十年快速發展期的見證者和參與者,或許還能昭示宏博的未來……
賈曉迪(左二)、張利芳(左三)、李延樂(右二)、胡智鵬(右一)正在接受采訪
投標部成立的時候,宏博還在豐產路辦公。
在此之前,由于公司人不多,需要投標的項目也少,很多時候都是身兼數職。可隨著市場越來越規范,
很多企業尤其是國央企采購都開始采用招標方式,宏博投標部隨之應運而生。
制作標書的工作并不輕松。
各種材料、各種數據、各種圖表,還有各種簽字和蓋章等,工作異常瑣碎不說,容錯率幾乎為零,時間還十分緊迫,
因此加班加點不可避免。
在胡智鵬記憶里,因為標書很厚、印量很大,為確保質量、提高效率,很多時候要到外面的文印店里打印,
“很多次,我們騎著電動車飛速趕路,連夜敲開文印店的門!”
李延樂說,她印象里最長的一次加班,是連續工作了兩天一夜,“餓了就吃點外賣,困了就在行軍床上躺會兒,
連軸36小時幾乎沒合眼”。
而據張利芳和賈曉迪回憶,最忙的時候,曾經有將近兩個月時間,她們每天都是早出晚歸,周末也不休息,
結果這些二十多歲的小姑娘,“眼角熬出了皺紋,人人都是黑眼窩”。
可即便如此,失誤仍無法避免。
尤其是諸如忘記簽字或蓋章之類的低級錯誤,導致本來可以輕松拿下的幾十萬上百萬的業務,就這樣在眼皮子底下白白跑掉,
“最嚴重的一次,整個標段所有標包流標,估值損失了上千萬”。
幸好,宏博的當家人比較寬容,“先要寫情況說明,得弄清楚問題到底出在哪個環節,然后開會的時候認真檢討,
今后這些失誤如何避免。”李延樂說。
投標部部分員工團建合影
時代在變,宏博也在變。
原來的紙質標書,后來換成了電子標書;原來的現場投標,后來改成了網上投標;原來資料審核不規范,
后來資質把控越來越規范,稍不留心就可能前功盡棄。
幸好,宏博在允許野蠻生長時完成前期積累,又在行業要求規范前實現華麗蛻變,實力日強、聲名日隆,
后來不僅做到了行業頭部,甚至還有問鼎山巔之勢。
隨之而來的,在李延樂看來,是投標部后來人越來越多、工作卻越來越忙了,因為需要準備的標書越來越多,
需要審核的資料越來越細,單獨投標而不用其他鋪墊的比重越來越大了,“最多時,這類的投標工作占到整個公司業務工作量的三分之一,
投標部也從純粹的后勤變成了重要的業務部門”。
不僅如此,張利芳和賈曉迪等一線人員,也能從日常點滴中察覺到很多變化。
比如,有時候跟甲方聯絡,經常會碰到老客戶,電話里都非常客氣,“還用著你們的產品呢!”又比如,有時候電話咨詢代理機構,
原本牛氣哄哄的接線員,一聽是宏博,態度立馬緩和下來;再比如,不少同行經常會莫名發來信息,某某項目又是你們中標了,
語氣中滿是羨慕嫉妒恨……
腰桿是挺直了,投標部的擔子卻更重了。
因為,站在公司的角度通盤考慮,投標部的工作不僅是中標,而是要在確保公司合理盈利的同時,還要提前規避掉許多潛在的風險。
這不僅要求工作人員善于學習和總結,在掌握更多專業技能的基礎上,通過招標文件和各方資料,精準發現招標方的真實需求和目的;
也要求他們心細如發,能靜得下心、沉得住氣,敏銳察覺投標文件中存在的漏洞和風險,如此才有可能與時俱進,不被時代所淘汰。
在胡智鵬看來,之所以有很多客戶選擇宏博,很大原因是宏博能夠滿足甚至超過客戶的要求,“投標部的工作,就是通過設備也好、
工藝也好、資質也好、業績也好,來證明我們的產品或服務是所有參與投標的廠家里可能做得最好的,然后再把這些在標書上高質量體現出來。”
2024年宏博年會投標部合影
宏博適逢二十年華誕,投標部也在風雨兼程中走過了十年。
如今市場環境變了,宏博的競爭對手更多換成了上市公司,目標客戶的層次也更加高端和多樣化,
投標部想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和公司的發展,絕不能驕傲自滿、固步自封。
作為投標部老員工,多年的工作經歷讓張利芳敏銳感覺到,宏博實力越來越強,他們卻總感覺不能完全展現在標書上,
“未來只有和其他部門通力配合,協同作戰才有可能打贏勝仗”。
李延樂則認為,宏博的產品過硬、售后也過硬,之前沒中標覺得只是專家沒給機會展示,現在則感覺是沒有“窮盡”自己的努力,
“完美不僅是說(投標)文件做的美,而是要我們的產品、我們的服務,還有我們的技術裝備和生產工藝,都做成非常標準化和高精尖的東西”。
“其實投標也是要做到極致的,一做到極致才有可能、才有希望!”
在胡智鵬看來,投標崗位做到合格很簡單,要做到卓越則須增加自己的理解力和分析力,首先招標文件下來后怎么完整理解甲方的意圖,
并能找到需要配合的部門,一同更好地呈現在標書上。
同時,招投標過程中有很多細致的描述,也需要及時與產品或研發或交付部門對接,提醒或督促他們作出改進和提升,
從而反向提升公司的運營水平,“這個我覺得是做到卓越必然的路徑”。
在不懂行的人看來,投標部一點也不起眼。
實際上,它上達高層、下接客戶,中間又連接各個部門,地位突出、作用關鍵,說掌握公司生死命脈可能有點過,但發展狀況如何,
他們肯定最有發言權。
談及宏博的未來,幾個人都認為:可能機遇和挑戰共存,但宏博一定會越來越好,這點他們堅信不疑,“我們幾個當中,
最少也在宏博待了十年,至今還坐在這里,本身就是最好的證明!”